• 用户名
  • 密码
北京时间            

山东省海河流域概况 

发布时间:2011-07-14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属华北平原,位于海河流域南部,地理坐标为北纬35°50′-38°15′,东经115°15′-119°13′,该流域南靠黄河,西、北以卫运河、漳卫新河为界,东临渤海,流域面积29713km2。

  地形与地貌

  本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,整个流域呈狭长形,东西长约360km,南北宽约80km。由于受黄河泛滥冲积的影响,地形地貌复杂,微地貌变化很大。整个流域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,地面坡度平缓,上陡下缓呈台阶地形。地面坡降上游一般1/5000-1/8000,中游1/8000-1/10000,下游1/12000-1/20000。流域内横向地形南高北低,地面坡降更趋平缓。

  流域中上游地区以岗、坡、洼相间的地貌特征为主,下游地区主要为近代形成的退海滩涂。其分布情况大致为岗地10631km2,占流域面积的35.8%;坡地12562km2,占流域面积的42.2%;洼地5335km2,占流域面积的18%;滨海滩涂1185km2,占流域面积的4%。

  本流域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潮土和盐渍土两大类。

  水文气象

  本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、半干旱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3℃左右,无霜期200余天。大气降水呈明显季节性,年际变化大,年内分布不均。据1956-2000年水文气象统计资料,全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57.5mm,最大(1964年)为993.2mm,最小(1968年)仅为333.9mm。大部分降雨集中在7-9月份,汛期(6-9月)多年平均449mm,占全年降雨量的80%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00mm左右,为降雨量的2.7倍,3-6月份蒸发量为789.5mm,为同期降雨量的5.5倍。径流主要由当地降雨形成,也呈明显季节性,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45.6mm,主要集中在汛期,约占年径流深的85%。

  河流水系

  本地区的主要河系有:徒骇河、马颊河、德惠新河及鲁、豫、冀边界上的漳卫河和滨海地区独流入海小河。

  这些河系的形成与变迁,受黄河决口泛滥影响极大,从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49年的2551年间,以善决、善淤、善徙闻名的黄河,26次大改道中,有21次流经这一地区,先后流经时间长达1767年。在黄泛冲积影响下,内河屡出屡湮、滚动串流,互相侵夺,变动频繁。

  公元1168年以后,随着黄河南徙,徒骇、马颊河系形成,标志着这一地区脱离黄河流域,成为海河流域的组成部分。

  水资源概况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总量为39.8亿m3,其中地表水为14亿m3,地下水为27.8亿m3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269 m3,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/6,本流域属严重水危机区。

  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,目前徒骇河、马颊河、德惠新河等骨干河道内建有节制闸42座,可拦蓄地表水2.2亿m3,年度可调蓄洪水达9亿m3。流域内建有平原水库281座,总库容达到10.51亿m3。

  本流域的主要的客水资源是黄河水,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后,分给我省海河流域水资源量为40亿m3。本流域徒骇、马颊河系入海水量(即出境水量)年均约为10多亿 m3,根据每年流域内降水多少,入海水量随之变化。

  据统计,流域内各类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约70亿m3。其中黄河水占60%,地下水占20%,其他供水占20%。据分析,本流域一般年份缺水15亿m3左右,干旱年份缺水40亿m3 左右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加,加之黄河水不可靠性的加剧,加大了本流域供水矛盾。

  水污染概况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、马颊河、德惠新河等骨干河流。河道的水质状况,直接影响着流域内的工业、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质量。近二十年来,由于盲目上项目,追求经济效益,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,致使地表水体严重污染。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河道地表水体污染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、八十年代初期,1985年左右开始变重,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越来越严重。据环保部门统计,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是化工、造纸、纺织、印染等行业。

  根据河道水质监测站的观测数据,河道内主要污染项目有DO|CODcr、NH3-N、挥发酚和氟化物、石油类、BOD5。被检测的河段水体水质均为劣Ⅴ类水。"有水皆污"是山东省海河流域河流水质的生动写照。

  自然灾害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涝、干旱以及风暴潮灾害等,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,给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,严重制约了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。

  一是灾害频繁。本流域降雨大都集中在汛期(6-9月),由于防洪体系不够完善,河道泄水能力有限,每遇大的降雨便泛滥成灾。据统计,从1368年至1949年的580多年中,出现洪涝灾害362次,平均1.6年一次,1949年至2000年的50年间,发生洪涝灾害30余次,较大洪涝灾害10余次。

  二是连旱连涝。从1368年至1949年的580多年中,连旱、连涝两年以上分别为35次和23次,时间最长的旱灾出现在1839-1854年,16年连续干旱,1976-1989年连续14年干旱,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干旱问题依然十分突出。

  三是旱涝交织。本流域旱涝规律基本是年内春旱、夏秋涝、晚秋又旱,年际之间是几年连旱之后又连续几年大涝。春夏之间连续无雨天数多年平均为120天,1961年曾连续干旱200余天,进入雨季后又出现大涝。

  社会经济概况

  山东省海河流域包括聊城、德州两市全部和济南、滨州、东营三市的黄河以北部分,涉及29个县(市、区),流域面积29713km2,总人口1498.22万人,耕地160万hm2,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683.38亿元。

  本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,土层深厚,气候适宜,为山东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和能源基地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油料、杂粮等。解放前由于自然灾害频繁,生产条件落后,产量低而不稳,1949年粮食产量仅20亿kg。解放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,兴建了大量的排、灌工程,使生产条件不断改善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,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,粮、棉、油产量稳步增长,2000年粮食产量达97亿kg,相当于1949年的5倍,棉花及油料等经济作物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,农业产值达447亿元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本流域林果业发展较快,主要包括桃、杏、苹果、梨、枣、葡萄等,著名的乐陵金丝小枣、冠县鸭梨、阳信鸭梨、沾化冬枣均出产于该流域。

  本流域原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地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,工业基础有了较大的提高,现在已基本发展成为集石油、化工、电力、机械制造、造纸、纺织、印染、建材、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。除胜利油田外,还兴建了沾化、德州、聊城等几个大型电厂及德州、滨州等几个大型棉纺织厂,近几年,时风集团、鲁北化工迅速崛起,2000年工业产值(不包括胜利油田)达890亿元。

  流域内交通发达,京沪铁路、京九铁路、邯济铁路、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及德龙铁路等均穿越该流域,京福、济馆高速公路以及104、105、308、309、220等国道也均通过该流域,县乡之间、乡镇之间都有公路相通,部分乡镇已村村通公路,另有东风港、东营港、滨州港等与外海相通。

  

信息来源:山东海河 | 责任编辑: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